债市风暴迭起!


  今天早盘,国债市场全线大跌,30年期国债期货一度杀跌1%,10年期国债期货一度杀跌近0.5%。银行间利率债收益率全线走高,2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上行至少4bp,30年期收益率上行3bp。


  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国债出现走低行情。那么,国债数年的牛市是否就此终结?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国债市场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监管层面,上周交易商协会的调查动作已经影响了多头气氛;二是供求关系,货币宽松政策对债券市场的预期支持,可能会因政府债券发行量的增加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


  全线杀跌


  国债市场的波动幅度明显加大。8月12日,30年期国债期货最大跌幅达到1%,而上两个交易日的跌幅并未有这么大。10年期、5年期和2年期的国债期货跌幅亦有增加。交易所债券市场国债跌幅居前,“24国债04”跌0.88%,“24特国01”跌0.71%,“23国债23”跌0.6%,“24特国02”跌0.5%。



  今年3月,央行开始逐渐关注到长端利率的过快下行,并且多次提示长端风险。回顾此前债市的两次回调,均围绕央行推动国债二级市场交易展开,然而在供给始终未放量的背景下,“资产荒”格局依旧,债市利率在市场与央行的“博弈”中震荡下行。


  近期,国债市场跌幅逐渐加大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8月7日,央行公告表示,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根据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的需求,8月7日逆回购操作量为零。同时,有2516.7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2516.7亿元。这是多年以来的首次停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供现金。


  二是,8月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称,近期,在交易商协会查处的案件中,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在国债交易中存在出借债券账户和利益输送等违规情形,交易商协会已将部分严重违规机构移送中国人民银行实施行政处罚,对于其他此类案件线索,交易商协会正在加紧调查处理。


  三是,央行主管《金融时报》指出,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账户不得出租、出借或转让。有市场人士指出,账户出借方允许其他实体或个人使用其账户进行债券交易,通常涉及不合规的资金流动和潜在的利益输送。


  华泰证券认为,央行作为最终贷款人,本就具有稳定宏观环境、降低市场波动的职责,且宏观审慎管理核心就是平抑金融顺周期波动。此外,本轮债市收益率的管控效果也关乎货币当局的公信力。调控如果想要有效,一定要改变债市的供求关系或者基本面、货币政策预期。如果还是不能起到作用,会有哪些补充工具?一是直接收紧资金面。二是央行借入国债卖出,这一措施既能回笼流动性,又增加了国债卖盘,对于债市收益率也会有直接影响,但顾虑较多。三是继续对市场机构进行窗口指导,或者施加额外的监管手段。这一行为本质是抑制需求以及降低市场流动性,阶段性的改变供求格局。


  何处是底?


  那么,国债市场长牛是否结束?何处又将是底部?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亚洲资产配置主管吴春来表示,货币宽松政策对中国债券市场的预期支持,可能会因政府债券发行量的增加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抵消。中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约为2.37%,而一年前为3%。从长期来看,如果经济确实继续复苏并且通胀开始回升,我们可能会看到收益率走高至2.5%。


  华泰证券则表示,央行的本意也未必是大幅抬高利率水平,更多应该是避免形成单边预期并不断强化,基本面预期的改善才是根本。货币政策的根本职责是调控经济增长与价格稳定。当前基本面仍处于波浪式运行的进程中,不支持央行出台收缩性政策。后续更需关注基本面和财政动向,央行如果顺势操作、借力用力,政策效果将更明显。


  民生证券谭逸鸣则认为,“宽货币”先行之下,需等待进一步向“宽信用”转化,债市仍未出现趋势性逆转,更多是阶段性深度回调。当前交易盘情绪较为谨慎,一方面,上周资金面有所收敛,逆回购投放创阶段性新低,或表明央行指导卖券引导曲线形态的同时,对于流动性也有所调控;另一方面,跨月后政府债供给未见大规模放量,8月下旬或将迎来政府债供给放量,也将形成一定扰动。月内或不一定迎来降准,也是为后续政策留有空间,相应的,10年期、3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顶点按2.3%、2.5%来判断,而阶段性情绪点位按10年期国债2.25%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