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春节长假正式宣告结束,再过一天,龙年的首个交易日即将开启,节后行情如何,在经济日渐复苏的今年,是否会一扫灰霾“飞龙在天”,是股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节前一周,在监管层多管齐下的努力下,重要指数纷纷反弹,成交明显放量,多家券商研报认为,超跌后的反弹性行情有望持续到年后,龙年首个交易日值得期待。至于后市如何,一方面要跟随基本面,另一方面还要取决于投资者信心的修复情况。
另外,在港股市场,龙年第一个交易日,港股低开高走强势收涨,收获“开门红”,恒生指数全天上涨0.84%,报收15879点,成交570.64亿港元,截至2月16日,恒生指数已喜提“三连阳”,这也为A股开启了个吉祥的兆头。
节后“开门红”值得期待
节前的1月29日-2月2日,A股指数大幅下挫,其中,中证500单周跌幅高达9.23%、深证成指跌8.06%、创业板指跌7.85%、上证指数跌6.19%,接连的下跌引发了市场对于雪球产品、两融以及股票质押的担忧,在缺乏赚钱效应下,更无增量资金入场,投资者恐慌情绪加剧。
为了维护市场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证监会3天10次密集发声,尤其是2月6日,证监会在盘中就"两融"业务发声,表示“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极大的鼓舞了市场做多的信心。
受益于监管层的维稳信心,A股上演“V”字反弹,节前最后一周(2月5日-2月8日),A股重要指数纷纷反弹。其中,中证500涨12.86%、创业板指收涨11.38%、深证成指涨9.49%、沪深300涨5.83%,上证指数涨4.97%。
在成交量方面,Wind数据显示:两市节前最后一周成交金额为3.8万亿元,2月7日-2月8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成交金额破万亿;北上资金也呈现流入态势。
事实上,回顾历史,在过去的24年里(2000年-2024年,下同),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行情大概率是不错的。
比如,上证指数在24年里有17个年份是上涨的,仅有8个年份收跌,其中,兔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也同样报涨收尾;深证成指在过去24年里,有15个年份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涨,只有9个年份收跌。
鉴于节前A股涨幅动力十足,节后“开门红”行情值得期待。
渤海证券分析师宋亦威认为,鉴于管理层多管齐下,短期加大了维稳市场的力度,市场无论是指数层面,还是结构层面都迎来了企稳和修复过程。
在过去24年,第一财经统计发现,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几乎涨跌参半,其中,上证指数有13个年份报涨,11个年份报跌;深证成指有12个年份报涨,12个年份报跌。
其中,跌幅最狠的是2020年春节过后的首个交易日,在疫情因素的影响下,走出了一个深V,但由此也成就了一个“黄金坑”。此后,从2021年开始,上证指数已经连续3年春节后首个交易日报涨,深证成指连续2年春节后首个交易日报涨。
A股历史的前两次龙年均有不错表现
按农历计算,今年是A股市场上的第三个龙年,历史上,A股的前两次龙年均有不错的表现。
其中,第一次龙年是2000年2月5日至2001年1月23日,期间,上证指数涨幅34.57%,深成指涨幅20%。A股市场第二次龙年是2012年1月23日至2013年2月9日,期间,上证指数涨幅4.88%,深成指涨幅5.52%。
对于本年行情,宋亦威认为,市场短期仍以超跌后的反弹性行情为主,具有一定的普涨特征。如果普涨后,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并带动市场的主线形成,则赚钱效应下,行情有望持续展开。反之,如果市场主线无法形成,则普涨后轮动效应将加快,资金的共振效果不强,估值修复过程也将需要更长的时间。
对于能否持续反弹,并最终确定为反转,方正证券分析师赵伟认为其取决于三个主要条件:一是热点能够持续;二是无论大盘涨跌,量能能够得到持续有效释放;三是稳定 A 股走势的政策能够持续释放,不能“头重脚轻”,政策的持续性及有效性是市场信心的保证。
国金证券分析师张驰认为,流动性改善叠加风险偏好回升将由内支撑市场反弹,同时,伴随国家队资金针对市场“交易性风险”化解,将从外部控制市场“非理性”调整,预计2~3月将有望开启一个多月的“躁动行情”。A股“躁动”之后,仍可能在二季度再次构建“双底”,即4月附近市场波动率或再次上升。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当前A股估值、风险溢价已达到历史低位水平,待逆周期财政货币政策及时出台,维稳基金稳定市场,经济预期上修、微观交易结构逐步出清,A股将步入中长期配置价值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