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板块呈现普涨态势,多元金融、证券、保险等金融板块集体大涨,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服务、船舶制造、铁路公路板块涨幅居前,仅光伏设备、半导体、电池、能源金属板块逆市下跌。
今日要闻
证监会回应近期股市波动
问:近期股市出现波动,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重融资轻投资”的争论较多,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答:这段时间以来,资本市场震荡走弱、波动加大,不少投资者深感忧虑,提出意见建议,我们认真倾听,感同身受。我们深知,只有广大投资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才能有牢固的根基,从而真正实现稳市场、稳信心。
重磅!“国家队”最新出手!在A股也有大动作
近日,国有企业存量资产优化升级(北京)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400亿元人民币。据了解,该基金定位为专业投资于存量资产盘活领域的综合性基金,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并支持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盘活,助力国资央企提升运营质量,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介绍,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在前期推动央企把上市公司价格实现相关因素纳入对于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国务院国资委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关注、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运用市场化的增持、回购等手段来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来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李云泽:中国金融业总体运行稳健 有信心维护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
第十七届亚洲金融论坛在香港开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目前,中国内地金融业总体运行稳健、风险可控,中国内地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李云泽表示,新形势下,中国内地将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特别是要围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因势利导,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适配性。以金融强助力经济强,以金融稳助力经济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
聚焦经济、金融!国新办今起将连续举行多场新闻发布会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的预告显示,1月24日起,国新办将连续举行多场新闻发布会,其内容主旨与经济、金融工作密切相关。
机构观点
摩根士丹利基金:A股估值具备修复空间,看好医药创新产业链投资机会
摩根士丹利基金研究管理部总监王大鹏表示,2024年A股估值进一步下杀的空间比较小,具备修复空间。在行业方向上,相对看好科技成长、刚性消费以及部分高股息品种。从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来看,王大鹏表示,预计2024年全A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在5%以上,较2023年明显改善。结构上看,上游资源品、下游消费相对稳定,中游制造可能仍有阶段性下行,科技板块部分领域业绩有望兑现。作为大摩健康产业混合的基金经理,王大鹏进一步在策略会上分享了其关于医药行业的最新观点。王大鹏表示,不管是从全球来看,还是从国内来看,医药行业的创新研发都在不断突破和进步。从政策端来看,他认为,2024年的政策环境和产业环境也将有利于医药创新产业链,国内医保政策对创新药依然非常支持,同时美国或将迎来降息周期。创新药研发对利率非常敏感,随着美元降息的落地,将给创新药、CXO等医药创新产业链带来投资机会。
中金公司:未来3-6个月建议关注景气回升与红利资产的攻守结合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从公募持仓情况来看,A股市场继续探底的背景下,股票持仓占比继续小幅下降,其中偏股型基金仓位持续上升并至历史高位。结构上,市场分化加大、题材炒作持续活跃,机构继续降低TMT和高端制造等成长行业仓位,高股息的银行以及前期获加仓的食品饮料仓位也下降,而估值较低、产业周期触底向上的半导体、医药等行业再获关注。向前看,短期市场扰动因素犹存,社会预期偏弱背景下信心修复可能仍需时间。但考虑经历调整后市场整体估值已经处于较为极端状态,后续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及落地,对市场中期表现不必悲观。配置上,未来3—6个月建议关注景气回升与红利资产的攻守结合。
招商证券:中长期资金出手布局ETF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2023年以来在企业盈利分化加大和结构性行情下,新兴行业和主题ETF成为投资者参与结构性机会的重要工具,ETF的规模和份额都有了大幅增长。预计随着A股转好,在企业盈利分化加大和结构性行情下,新兴行业和主题ETF仍可能是投资者参与结构性机会的重要工具;另外,在震荡的市场行情下,ETF往往也是投资者进行逆势布局和波段操作的工具。ETF仍有望保持扩张趋势。
申万宏源:超跌就会有反弹,但反攻仍有待积极因素累积
超跌就会有反弹。避免悲观预期和资金流出自我强化,是活跃资本市场的底线。短期政策底线已探明 + 性价比明确改善。超跌反弹可能随时发生。反攻仍有待积极因素累积。目前市场面临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中期需求弹性供给不足,供给释放压力显现 + 短期筹码结构修复缓慢,市场定价边际改善的资金力量仍偏弱。继续讨论后续可能的转机。超跌反弹做科技成长。成长相对价值已处于高性价比区域,短期催化更加密集。基于防御思维买高股息已经证明了没弹性,耐心等待高股息进攻线索(有稳定分红预期的标的受益于无风险利率下行;股息成长投资)的明确。